校长接待日
2024年第1期校长接待日意见建议的回复
发布时间 : 2024-03-28 18:10:38 浏览次数 : 1149
时 间:2024年3月13日(星期三)上午9:00
地 点:易班发展服务中心(教育阳光服务中心二楼)
轮值领导:易刚强 党委副书记、校长
刘富林 党委委员、副校长
喻 嵘 党委委员、副校长
主 题:我与学校共发展——卓越拔尖人才和多学科背景的学术型、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
回复部门:(56条意见建议,涉及17个部门)
组织人事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科技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处、基建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中心、图书馆、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艺术学院、团委
一、关于人才培养方案
1.关于扩大学术型人才专业范围,并对应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1)学校基于办学历史、办学资源和办学优势,锚定国际知名、行业一流、中医药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将8个双一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型。
(2)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也强调创新思维培养与实践技能训练的统一性,即医学科学家首先必须是优秀临床医生,是对原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升格而不是单开赛道。
2.关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契机,在临床医学等国家一流专业本科教学中试点实施导师制的建议。
目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已实施导师制,中医学院也已在分专业分班级进行试点。学校已颁布《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计划于2024年10月前在8个双一流专业试点实施,并不断强化过程管理与考核机制。
3.关于学生在校修读期间,因不易知晓培养方案修订具体情况,导致选课不符合新培养方案要求的问题。
(1)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后,一是会根据教育部新政策作出相应调整;二是会针对开课过程中出现的个别课程理论实验学时分配不合理、课程开课学期不合适等情况,适时进行微调。
(2)当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微调后,教务处会将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在教务管理系统通知公告模块进行发布,请同学们密切关注。培养方案调整后,可能有极少数学籍异动(休或复学或转专业)同学存在两版培养方案过渡的情况。对此,教务处会在每学期开学第二周通知学籍异动同学进行课程修读或成绩置换工作,因此不存在已修课程不符合调整后培养方案的情况。
(3)培养方案微调后,必修课由教务处直接预置课程数据,选修课会根据实际开课情况,在教务管理系统内实时设置开设学分和毕业学分要求,同学们可以根据系统内设置和开课情况,结合自身专业、兴趣进行选课,已修选修课全部纳入相应模块学分,在教务系统个人页面同学们可以适时查询已修读和未修读的课程情况。
4.关于建议优化针灸推拿学专业培养方案,提早开设《实验针灸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问题。
(1)《实验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理论、刺灸效应和机理,探索针灸对人体生命活动影响规律,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门新兴学科。
(2)根据《实验针灸学》的课程定位与目标,该课程需夯实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针灸学科知识,如《经络腧穴学》(大二上学期)、《刺法灸法学》(大二下学期)等课程。因此,针灸推拿学专业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将《实验针灸学》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比较合理,较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3)根据我校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针灸推拿学专业定位为培养学术型人才,确实需要加强学生学术能力、科研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议同学们在低年级时选修文献阅读、科研思维培养、基础实验技术等方面课程,积极参加助研计划、学术讲座,旁听研究生小组会议、开题报告等活动。
5.关于减少英语等专业大三课程、降低限选课学分要求、调整培养方案相关内容的建议。
根据英语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大三课程加上集中实践环节共计20余学分,第7学期只有10余学分,学习压力总体不大。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要求,选修课比例不应低于相应体系的25%,因此目前英语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较为合理,不宜调整。
6.关于在中医骨伤科学等专业培养方案增设实验动物学、手术学基础等课程,提高学生临床操作及实验动手能力的建议。
(1)学校科创中心开设有实验动物学、细胞分子学技术等通选课,同学们有需要可进行选修。学校动物中心会对入室操作人员开展专门培训与考核,科创中心将不定期举办各类实验技能及仪器操作培训,科技处和团委也将组织类似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学有余力且有科研兴趣的同学们可多关注、多参与。
(2)目前,学校正加大科教融合力度,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程序和办法,同学们如有需要,可按程序预约实验室进行练习。同时学校将根据意见建议,视实际情况在西医外科学课程中增加部分见习或实验课时。
7.关于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补充纳入专业相关双创教育内容,由拥有本专业背景的教师主讲(即专创融合),并在专业建设经费、教研教改课题等方面予以支持的建议。
(1)目前学校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工作由相关学院完成,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及其他活动由教务处负责。后续教务处将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机制,计划在新建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设置创新创业教研中心,对专业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化培训,助力教师团队开发专创融合课程,纵深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建设方案已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2)一直以来,学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依托,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所学专业进行科研创新项目的研究。本年度学校将加大对大创项目的支持力度和覆盖面,教务处将联合教师发展与评估建设处,在教研教改课题的重点方向设置创新创业相关选题。
二、关于课程教学
1.关于增加选修课类型,如增设中药类基础课的建议。
学校202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大增加了选修课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选修课进行开设学分和毕业学分要求设置。具体类型有: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融通选修课、专业拓展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为“爱国与情怀、艺术与美育、双创与视野、自然与科学、文化与传承”5大模块,同学们可根据需要进行选修。
2.关于调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改善中医经典类专业课课时逐渐减少,适当增加实践或见习课时的建议。
(1)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经过了反复调研与论证,通过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审定后予以发布。课程的学期分布充分考虑了每个阶段学生成长特点和教学规律,大一阶段主要以国家要求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为主,辅以少量专业教育导入课程,旨在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合理做好自身学业规划和定位。
(2)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须具备“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能力,要做到中西互通,相对而言课业压力较大。为强化医学生的实践技能,学校后期临床教学主要依托各附属医院进行。中西虚拟教研室的建立,可加强教学中的实践操作培养,为同学们提供见习实习等实践机会。
3.关于提前在低年级开设“医学科研方法与循证医学”等科研类课程的建议
科研方法的学习应以一定医学基础知识为前提,如《卫生统计学》《中西医结合方法学》《医学科研方法与循证医学》三门课程分别开设在第3、4、5学期,以上课程须以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等课程作为前置课程。在2018版中西医临床医学培养方案中,《医学科研方法与循证医学》安排在第6学期开设,2022版已调整至第5学期开设,开设时间较为合理。
4.关于中医学专业应重视中医基础知识建设,平衡中西医课程学时比例,开设更多经典选读及医院规章流程等课程的建议。
(1)学校中医药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历来重视经典背诵,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等课程均将原文背诵作为过程性考核的必要内容,并制定了详细考核评分方案,也组织了经典原文早读晚读活动。学校的经典选读课除四大经典外,还有9门课程内容涉及其他中医经典,如中医经典与临床、历代名医医案选读、中医各家学说、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中医临证经验学术思想研究等课程。
(2)目前,学校中医基础科目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医经典的课时参考了北京、南京、成都、南方医科大学等同行院校,与其他高校基本持平。开设西医课程是为了融入现代医学,让学生两条腿走路。总体而言,中医学专业坚持了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医院规章流程等内容将会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临床课程中涉及。
5.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增设更多医工融合课程的建议。
(1)在新修订的2022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中,学校在原有《医学信息学》《医院信息系统》等课程的基础上,新增了《医学数据挖掘》《医学图像处理》《基础医学概论》《中医学概论》《体育保健学》5门课程,进一步突出专业的医工融合特色,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提升实践应用能力,相应在集中实践环节新设了《医院信息系统调研与开发》《医学数据分析》《医学数据挖掘》等课程。
(2)目前,学校正积极通过师资引进、教材编写、教改课题等多种方式鼓励有工科知识背景的教师多开设医工融合类课程。同时也积极学习兄弟高校的经验,遴选一批适合我校学科交叉的线上一流课程。
6.关于英语专业增设社会实践相关课程及跨学科课程的建议。
(1)2018版英语专业培养方案已充分考虑了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语言运用及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除开设有军事技能、体育实训、毕业论文和毕业教育等集中实训类课程外,还开设了语音强化实训、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翻译实训、口译实训和毕业实习。同时外国语学院正积极开拓实践实习单位,加强对外沟通交流,为学生早日接触社会工作实际创造条件。
(2)英语专业培养方案除语言类核心课程外,开设的限选课程涵盖了6个不同学科门类,具体情况为:中医学概论(2学期,在所有非医非药专业中开课时间最长)、商务英语类课程5门、国际贸易类课程5门、医学英语类课程3门、中医文化类课程4门、教育学类课程3门。此外学校还提供了114门不同学科门类的课堂任选课、45门网络任选课,包括英语专业在内的学生均有机会选修跨学科的课程。
7.关于体育课可根据运动康复专业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讲解与实操演示的建议。
运动康复专业2022版培养方案已增加《传统运动康复学》等运动康复类体育课程,可供同学们选修。同时该意见将及时反馈至体育艺术学院相关教研室,授课教师将适当修订授课内容。
8.关于充分发挥网络课程在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益作用的建议。
网络课程作为线下课程的补充,既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拓宽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学校拟定了《湖南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实施办法》,对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的设计原则及要求、实施形式、成绩评定与反馈等作了明确规定,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某门课程教学大纲将网络课程学习作为形成性评价的组成部分,授课教师可细化考核评价方案,明确其在课程成绩中的定性或定量占比,并报教研室、所在学院执行。
9.关于针对学生选课及学分修读情况在教务管理系统设置短信或邮件提示的建议。
(1)《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学分制管理规定(修订)》(详见《学生手册》)明确了选课课程、选课方式、选课原则。我校目前线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沿袭原课堂任选课,由经验丰富或确有专长的教师申请开设;线上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作为线下课程的有效补充,按照动态调整的原则,由教务处按照《湖南中医药大学在线课程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2)目前我校线下通选课100门,每个教学班均有人数限制,线下通选课157门,每个教学班均无人数限制。线下和线上均属于通选课,学分互通互用,每学期各开设2学分,一学年共4学分,建议未成功选上线下通选课的同学们,可以选修线上通选课。对于选课课程是否成班、是否开课问题,教务处均会在每学期第一轮选课结束后,以通知形式将无法开课的课程信息发送至开课单位及二级学院。
(3)针对毕业学分提示建议,教务处已于2023年下半年提交相关需求,在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端新增“培养方案课程、环节修读情况及毕业要求”,目前已完成相关功能测试,于2024年3月初进行交付,待教务处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实际开课情况,进行开设学分、毕业学分的设置后,同学们可自行登录系统,查看学业进展。
三、关于实习实践
1.关于学校多举办实践活动,将实践与教育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建议。
学校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均已设置实践教学,且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占比远远高于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我校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深度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具体详见《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
2.关于增加中医学等专业的课堂多样性与拓展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感的建议。
目前中医学院成立了国医精诚班、中医经典协会、野外采药实践小分队、萤火虫支教队、青囊义诊队等,课后组织经典原文早读晚读活,举办经典原文背诵比赛,专任教师积极指导学生课后参加创新创业、参与助研计划,利用假期举行义诊、志愿者三下乡、芙蓉学子等活动,以期不断增加课堂的多样性与拓展性。
3.关于完善见习实习制度、加强对实习医院情况宣传介绍的建议。
学校学生见习制度已由教务处重新修订并发文实施(试行)。在实习医院安排环节,教务处针对80余家实习医院均有提供相关情况简介,同学们如需了解详细情况,可结合自身需要查看实习单位官网,或询问本院学生科老师(每年学生科均会走访相应实习医院),也可前往教务处实习科进行咨询。
4.关于进一步加强各实习带教点培养质量同质化管理,落实我校实习生管理、医院带教老师管理、实习生轮岗等制度,优化实习带教点培养质量,加强实习生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的建议。
(1)学校教务处对每一家实习医院实行“四个统一”管理:统一实习安排、统一实习大纲、统一实习科室轮转、统一要求出科考试,并且定期和不定期对实习医院进行巡查,广泛征求实习生意见建议,对学生反馈不好、巡查效果不佳的医院坚决予以淘汰,不断提高实习医院带教质量。
(2)目前,我校和实习医院均制定了实习管理制度、医院带教管理制度。每年二级学院均会根据实习巡查任务,前往医院看望学生、关心学生,给予人文关怀。教务处会不定期发送工作提示至实习医院,要求医院必须兼顾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
(3)下一步,教务处将不断开拓新的优质实习医院,淘汰不合格实习医院;召开实习工作会议,举办实习医院带教师资教学比武;督促实习医院加大实习带教投入,改善实习带教条件,组织带教师资培训,评选奖励优秀带教师资,完善实习带教管理制度,不断探索实习同质化管理有效模式。
四、关于科研竞赛与创新创业
1.关于在大创和挑战杯等科研竞赛报名之前举办相关培训、讲座的建议。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大赛,每年大创项目申报前和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已更名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举办时,教务处均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一系列培训和讲座,包括大创申报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经验分享、项目培育、网评辅导等讲座以及“企业家进校园讲好创业故事”等活动。团委也将在每年“挑战杯”竞赛前提前发布相关通知,邀请国赛评委开展培训讲座,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对科研竞赛的培训力度。
2.关于外语类竞赛比较少、没有大英赛的问题。
(1)教务处已对学校本科生竞赛管理办法及学校认定的学科竞赛目录进行了研究,并面向各学院征集了两次意见,要求竞赛有效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持专业建设。
(2)在整体精简竞赛目录的情况下,学校增加了同学们可参加的外语专业类竞赛:包括2个国家级竞赛(“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3个省级竞赛(“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湖南省“用英语讲好湖南故事”短视频大赛,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写作·阅读比赛)。
(3)后续还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及专业实际,进一步完善学生参与各项竞赛的管理服务机制。
3.关于建议为学生提供研究经费支持、开放实验室资源、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学术讲座,开设不同领域的培养计划的问题。
2024年学校将整合优化校内科研平台资源,出台相关文件,向在校学生开放实验室资源,积极开展平台培训、学术论文大赛、科普作品大赛等活动。科技处拟于4-11月举办“学而优术,堪擎时代”为主题的学术系列活动,其中包括9场高水平的学术论坛,将合计邀请90位知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研讨。
4.关于建立创新创业学术竞赛指导帮扶机制、给予创新创业学生一定平台和资金支持的建议。
(1)学校已颁布《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每年度均会更新学校认可的各类学科竞赛清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参加学科竞赛。对于“互联网+”“挑战杯”等重量级学科竞赛,教务处、团委等部门均会开展一系列讲座和培训,帮助学生了解比赛、完善参赛作品。
(2)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已建立明确的入驻和出孵机制,对于项目入驻流程、孵化时间等有明确规定,并定期举行新项目入驻公开遴选。目前,学校正全力推进新孵化基地建设,争取提供更多的场地用于学生创业项目孵化。
(3)学校每年设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项资金,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前期培育,创新创业孵化基地83%的在孵项目都是在大创资金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后申请入驻的。
5.关于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规范性引导,针对创业学生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及操作流程培训的建议。
学校在《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中,设置了专门的章节讲授大学生创新创业所涉及的流程、相关法律法规及注意事项。后续教务处将梳理政府部门颁布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并及时公布。
6.关于在相关竞赛及项目立项中,政策性地支持部分有想法、有潜力的本科生项目,强化学生双创项目过程性评价的建议。
(1)近年来,学校支持有想法、有潜力的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给予资金资助,去年各级大创计划立项达266项。近两年,学校均开展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培育项目遴选,对立项项目进行全过程辅导和培育。
(2)学校科技处、教务处、团委等部门将继续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大学生科协的职能,加大对大学生科研创新支持力度和覆盖面;积极组织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的申报及过程管理,设置校级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立项;及时与学校各科研项目负责人对接,扩大助研计划的广度,积极吸纳在校本科生参与。
7.关于将学生学术成果、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纳入学分管理、毕业考核等评价体系的建议。
(1)学校于2023年出台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今年上半年将在2023级学生中全面开展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将从思想政治与修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课外阅读与自主学习、社会实践与社会工作、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6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发展性积分评价(如15积分为1.5学分),初步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体系。
(2)毕业考核由学校教务处牵头组织,各二级学院、附属医院协助完成,包括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两部分,其中理论考试由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和临床思辨能力测试3部分组成。毕业考核是学业考核,也是毕业前置条件之一,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但与学生学术成果、综合素质等无直接关联。
五、关于学生工作
1.关于注重宿舍文化建设、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在学生宿舍楼设立自习室,让学生拥有更便利的学习设施的建议。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教育部深化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体制、协同育人体系、支撑保障机制改革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学生工作部今年将重点开展此项工作,坚持系统思维,结合各二级学院的专业特点,联合宣传统战部打造中医药文化、红色文化、湖湘文化有机融合的品牌宿舍文化。届时学生工作部也将根据场地情况尽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便捷的学习、自习空间。
2.关于每年选派辅导员进行校际间短暂交流或挂职,进一步加强对宁夏医科大学交换生培养的建议。
随着学校与宁夏医科大学交换生人数的增多,学生工作部将计划于今年组织辅导员与宁夏医科大学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交流,以便更好推动两校的合作育人工作。
3.关于学校或各二级学院开设学习指导中心,加强学风建设,精准帮扶学业困难学生的建议。
学校今年将出台新的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届时可将此建议纳入方案,进一步从顶层设计上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更多帮扶。
4.关于建立“智慧学工”,实现全过程为学生服务的建议。
“智慧学工”是2024年学生工作部的工作重点之一。学生工作部在2023年针对“智慧学工”建设事宜,与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中心进行充分沟通对接,目前已对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进行最后的数据核对,该项目已纳入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中心的重点建设项目。
5.关于增加辅导员思政育人能力提升的校内外培训机会,提升思政工作质量的建议。
2024年学校计划继续开展暑期辅导员研学培训班,同时也将根据辅导员专业技能要求,开展心理、思政、学生管理、资助等校内外培训。
6.关于增设大学生活动场地、增加举办中医药文化类或是其他户外活动、统筹同一主题的学生活动,避免重复参与的建议。
(1)校园文化活动涵盖了校内外的各级各类文化、体育、艺术等诸多类别,涉及校级、院级及社团等诸多层面。校级活动有一定的规划和偏重,鼓励各二级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开设具有专业性的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2)今后如涉及同一类型的活动,学校各职能部门将加强协调沟通,避免重复举办,一同将活动办好、办优、办出成效、办出特色。
(3)目前大学生活动场地确实有限,今后综合性场馆建设完工后,将积极申请向学生活动倾斜,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活动场地。
六、关于后勤保障
1.关于校园内人行道砖块不稳,积水问题处理不及时的问题。
经巡视检查,由学生宿舍16栋去往三号教学楼的人行道有部分彩砖松动,后勤处已派驻校维修公司及时进行维修,并加大对校园人行道全部彩砖及麻石板的巡查力度,发现损坏立即维修处理。学生宿舍1-12栋周边人行道彩砖待宿舍扩建施工完成后全部更换为麻石板。
2.关于网球场因下雨而无法上课,建议在网球场增建风雨棚的问题。
含浦校区大风大雪天气较多,出于建筑安全的考虑,室外空旷场地不适宜建高且大跨度的风雨棚。待学校体育艺术教学中心建成后,室内运动场地紧缺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3.关于维修更换一、二号教学楼部分教室课桌椅损、改善东塘校区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的建议。
(1)学生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学校的一切工作也都是为了学生培养,让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中学习好、生活好。一、二号教学楼课桌椅因使用率高,损坏也非常严重。学校高度重视,在2023年第20次校长办公会专门审议了二号教学楼教室课桌椅改造项目政府采购文件,现已完成招标等工作,新课桌椅部分已存放至学校库房,等待安装。
(2)学校教学楼课桌椅更换是分年逐步实施的。今年学校将对东塘校区教学楼课桌椅进行更换,并对校区内破旧设施逐步进行提质修缮,预计9月开学前完成校园内部环境(道路、绿化、灯光)、宿舍走廊灯光、教学楼设施改造。在未更换到位前,教务处、后勤处及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将会加大巡查力度、及时维修,保障同学们的日常学习需要。
4.关于图书馆增设插座、改善云管理图书馆位置程序的建议。
(1)图书馆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原则上不提倡同学们在图书馆进行充电。但考虑实际需要,去年已增设了一批USB插孔,便于同学们使用手机、iPad等低功率电子产品。由于目前图书馆自习桌椅不能进行升级改造,因此暂时无法在自习座椅安装插座。但图书馆目前正在积极考虑改善馆内环境设施,去年已向学校校友联络服务中心申报了校友捐赠自习桌椅更换项目,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同学们学习生活需求。
(2)为便于进馆实名管理,图书馆座位系统于今年1月份更新,详细的选座系统操作流程已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团学小微”微信公众号予以发布。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可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也可在图书馆二楼大厅服务咨询台进行登记反馈,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给予回复。
七、关于健康服务
1.关于学校跑步小程序手动打卡点无法打卡,需要优化跑步程序的问题
(1)经分析数据,学校学生跑步打卡时间多集中在每日7:00-8:00,20:00-22:00等时段,高峰时接近6000人次,加之蓝牙终端一次连接设备数量有限,导致服务器压力大。为解决此类问题,学校已对设备进行升级优化,设置了第二个手动打卡点,未来将视需要增设第三个手动打卡点。
(2)建议同学们可错峰跑步打卡,如出现蓝牙无法正常连接的情况,可持续尝试1-2分钟,待数据缓冲后正常打卡。
2.关于学校体育课加强体测训练,开设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增强身体素质、顺利达到毕业要求的建议。
2024年春季学期学校体育课已增设田径项目,并持续开展阳光健康跑活动,要求大一、大二学生每学期完成40次跑步。同时将不定期举办体质健康相关讲座,照常开设学生体质健康俱乐部,邀请专业教师每周进行不少于3次的指导训练。针对特定学生群体体质健康测试,可协商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
八、其他
1.关于增加本科生赴外访学机会的建议。
(1)2023年我校有70余名学生赴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上海国际组织和香港进行交流访学。2024年学校将根据《湖南中医药大学学生赴国(境)外学习管理办法(试行)》,继续加大对学生出国(境)交流的支持力度,将组织开展日本名校访学项目、澳大利亚悉尼名校医学课程项目、香港中文大学交流生项目以及马来西亚名校交换生项目等10个项目,力争覆盖全校所有专业,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具体项目通知将在国际教育学院官网予以发布。
(2)学校已批复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出国(境)交流的学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2.关于针对大一医学类新生科普、宣传考研保研重要性的建议。
(1)学校已印发《湖南中医药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办法》(校行教字[2021]14号)和《湖南中医药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校行教字[2022]9号),对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条件、程序、奖励分计算办法等做了明确规定,同学们可根据需要查阅《学生手册》相关文件或咨询所在二级学院。
(2)各二级学院每年均会组织形式多样的考研保研经验交流会,教务处也将酌情考虑从宏观层面对相关政策进行宣讲。
3.关于对积极参与指导本科生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师,扩大其在年度绩效考核及职称评审等相关评价中的比重的建议。
(1)近三年,学校有效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有关要求,进行岗位设置、绩效分配、职称评审等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教师聘用与职称评聘条件设置,把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计入基本工作量。
(2)教师指导本科生培养的多项业绩均在绩效考核中给予认定工作量: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1分/人,获得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者,增加1分/人;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按照国家级、省级分别给予10分/项、4分/项;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培训,根据级别给予认定相应工作量;指导学生竞赛获奖根据级别给予指导老师核定相应绩分,获得国家级I类竞赛获奖同步纳入高水平成果奖励;指导学生组织(含社团、科协、艺术团)给予核定2绩分/年。
(3)职称评审文件同样纳入了多方面指导学生业绩,如兼职班主任作为职称评审基本条件,指导学生发表论文、获授权专利、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获奖等,均纳入业绩评价条件和加分项目。
4.关于开放普通话考点的建议。
2023年因学校机房建设原因,未开放普通话考试。2024年拟正常开放普通话考试,暂定于5月开放报名,具体时间请关注教务处相关通知。